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前教育千山非遗“双师型”名师工作室是兵团第二批职业院校“双师型”名师工作室之一,隶属于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,该工作室以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为核心,旨在通过融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(非遗)传承实践。
主持人:史洪刚,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、双师型教师、兵团工艺美术大师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金丝彩釉画、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、中国民协会员、自治区民协会员、兵团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,兵团青联委员,兵团科技辅导员,高级公共营养师,石河子大学美术教育实习导师。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,工作室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创新,带领我院人文社科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以“非遗进校园,文化润芳华”掐丝彩釉画技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。
作品欣赏:
千山非遗工艺坊《秋染边垦》
千山非遗工艺坊《戍边天山·牧野长歌》
千山非遗工艺坊《金穗丰年》
千山非遗工艺坊《向阳启疆》
千山非遗工艺坊《戈壁丰耕》
千山非遗工艺坊《石榴熟了》
掐丝珐琅,作为中国传统工艺“燕京八绝”之一,以其精湛的技艺、华丽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。实践环节,学生们热情高涨,全身心投入到掐丝珐琅的制作中。手持镊子,小心翼翼地将柔软的扁铜丝按照设计好的图案轮廓进行弯折、固定,每一个弧度、每一个转角都凝聚着学生们的专注与耐心。五彩斑斓的釉料在铜丝的勾勒下,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,有娇艳欲滴的花卉、栩栩如生的动物、富有意境的山水,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学生们独特的创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工作室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为核心理念,创新开展“民族掐丝珐琅”美育工程。通过融合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、蒙古族等多民族传统纹样与现代珐琅工艺,打造"非遗+民族团结"特色课程,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受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魅力。
工作室立足新疆多元文化沃土,以掐丝彩釉画非遗技艺为载体,创新研发“新疆印象”系列文创产品。通过“传统文化现代表达”的设计理念,打造了一批兼具艺术价值、教育功能和市场潜力的特色文创,让非遗技艺焕发时代生机。
【新疆文创】
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浪潮中,兵团学前教育“千山非遗”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育相结合,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掐丝彩釉画的制作方法,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,更在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,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未来,工作室将继续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,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,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,让非遗之光在教育的舞台上持续闪耀。
图|史洪刚
文|王玉梅
编辑|王玉梅
审核|任怡
监制|曹劲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