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了解学生岗位实习情况,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实效,传递学院对实习学生的关怀,7月30日-31日,人文社科系主任任怡、学生管理干部郝烁、辅员周勤赴玛纳斯县人民医院、沙湾市人民医院、乌苏市人民医院,看望2023级护理专业的实习学生,并与院方开展座谈交流,共商实践育人新路径。
深入一线送温暖,真情叮嘱励成长
走访期间,教师们深入学生实习岗位、宿舍,实地察看工作环境,详细了解学生的实习和生活情况。在乌苏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病区,实习生何实正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。他向老师们分享感悟:“通过参与病例管理、患者护理等实践,我对职业责任有了更深理解。”老师们充分肯定了大家的进步,并叮嘱大家要“以患者为中心,在实干中锤炼专业技能,展现石工程学子的专业素养”。针对部分学生反映的“夜班适应”“医患沟通”等问题,老师们结合学生实习要求和职业规划,鼓励学生将困难转化为成长契机。现场建立“问题反馈清单”,协调医院优化带教方案,确保实习与教学大纲有效衔接。
校企共话育人才,协同赋能提质效
教师们与院方的实习负责人和带教老师召开座谈会,围绕实习内容优化、职业素养培育、校企深度合作及就业对接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。针对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,院方也给出了积极回应。各医院均表示,将根据实习期间综合表现,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继续留用。乌苏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干事高度评价我院学生:“学生专业基础扎实,学习主动性强,有较强的吃苦精神。经过一个月的实习,部分同学已适应医院环境,熟悉科室工作流程。”沙湾县人民医院表示:“院校协同培养模式为基层医疗输送了‘用得上、留得住’的人才,希望今后加强合作。”
学子感言话收获,实践磨砺显担当
“第一次为患者完成静脉穿刺时,手都在抖,是带教老师在我身边给我讲技术要领、给我鼓励。”“夜班时老师总会给我们带热奶茶,但检查操作标准时却比谁都严格,这种慈母严师的感觉特别温暖。”“有一些住院的爷爷奶奶非常暖心,看我是实习生,他们会主动要求我为他们治疗,帮我练习。”……分享实习经历时,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。走访中,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真实岗位锻炼,不仅提升了操作技能,更深刻体会到医疗工作者的使命担当。
此次走访既彰显了学院“以生为本”的育人理念,也为深化产教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人文社科系将持续跟踪学生实习动态,优化实践教学体系,助力培养更多“德技并修”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为兵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职教力量。
图|郝烁 周勤
文|郝烁
编辑|王玉梅
审核|任怡
监制|曹劲松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人文关怀护征程·实践启航新未来 —— 人文社科系教师护送23级护理专业学生赴实习岗位...